分类
返回首页 » 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亲爱的平壤播放地址

超高清播放资源

亲爱的平壤剧情简介

亲爱的平壤「日语HD」是由梁英姬导演、梁英姬及其家人主演的日本纪录片 电影。该影片上映于2005年剧情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韩战在朝鲜半岛爆发。多灾多难的朝鲜民族经历了无数苦难,最终却被分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两种体制的对立和敌视不仅在半岛引起波澜,连同远在异国他乡的朝鲜人也受到深刻的影响。因历史原因驻留日本的朝鲜人内部也分裂成支持共产主义的“朝鲜总联”和支持资本主义的“民团”,他们为了各自的理想和目标笃定奋斗着。坚信共产主义的梁公善和康静姬夫妇在20世纪70年代将3个儿子送回平壤,由于日本与北朝鲜没有外交关系,3个儿子被禁止访问日本。亲人一别三十余载,割不断的却是血液中的骨肉亲情。在梁公善70时大寿之际,他和妻子、女儿飘洋过海辗转回到牵念的平壤和儿子们的身边……

本片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亲爱的平壤相关评论

刷新验证码
  • sy911
    @sy911 0 有用

    导演通过镜头记录骨肉分离的家庭和亲情关系,和父亲的互动,是全片的重点。几次的平壤之行,让她不断去思索、再确定自己的内心想法!虽然是在日朝鲜人,可是生长在日本这样的自由环境下,她接触了许多和学校接受的朝鲜教育不同的学识,也更加期待作为独立个人的坚定思考。其实,和中国的情况很相似,我们从接受教育开始,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孩子,就每天都只有一种意识、思考方式,也接触不到更多的思考角度和思想,长大了也都没有太多的细腻感受,共情能力,生活中充斥着本来就有的粗糙感。但是导演有另外的视角,与父亲的对话让她感觉到大人的注意力在哪儿,爱国热情在哪儿,尽管不能违抗父母的意思,他们之间的差距很有意思,她提供了去看世界的机会。

  • 一杯乌龙恰
    @一杯乌龙恰 5 有用

    朝鲜去妖魔化

  • 奎妮(撒野版)
    @奎妮(撒野版) 0 有用

    禁忌、独立、克制,让这部纪录片充满了魅力。我带着猎奇的心态观看一部在日式风格浓厚的私人家庭影像:父亲是出生在🇰🇷,却竭尽一生效忠🇰🇵的在日朝鲜人。在日本是位平凡又可爱的老头儿,是只挂念女儿找对象的父亲,回到故国却又是心怀主体思想的功勋人物。这一辈子,经历了身份认同的混乱,思维的拉扯,最终都终结于女儿的那一个问题上:“我改国籍你会生气吗?”

  • Mian
    @Mian 0 有用

    导演想要读懂父亲的爱国情怀于是想从记录下的片段里去捕捉蛛丝马迹,可是还是会不禁发出祖国在哪里的疑问。人是很难和没有密切交集的地方产生联系的,和人也是如此。同父亲几十年的朝夕相处赋予了理解父亲的可能,无论是言语的调侃还是肢体的接触都让我深深感到父女间的亲密。于是亲爱的平壤之所以是亲爱的平壤,一是替父亲说出了心声,二是在表达亲爱的爸爸啊。

  • Kassy
    @Kassy 1 有用

    “离平壤还有16km。”看到这里的慢镜头一下子想起了看小田香的影像时的感受:极度私人,极度充沛,却又是带有自制的审视。它来自一个全球主义者对于家族离散的循迹,用个体经验打开历史的褶皱。“国家是什么?我想我没有答案。”

  • movingdust
    @movingdust 1 有用

    中国人看现在的朝鲜,总是会带起怀旧情绪。

  • 老皮
    @老皮 0 有用

    是想说:将来我们都不会知道该怎么看待自己在自己时代里究竟做了些什么吧。

  • 面包超人
    @面包超人 2 有用

    他们的家庭感情真好啊。想起我在家的时候,和爸妈从来不曾对视过,我甚至不敢看爸妈的脸,更别谈这样的肢体接触和交心了。 所以,我现在和人的距离,总是隔着这么一层吧。

  • LatestNews
    @LatestNews 2 有用

    沒有想到是基於家庭錄像形成的紀錄片 擴展了歷史的一角 說出來的部分很重要 但是沒有說出來的部分更深刻 對這一部分的挖掘可能是不想展露也可能是太淺了 親情是最動人的部分 btw 一些片段真的蠻珍貴的 (有些人看不出來此地和彼地的相似性 那可能是因為有一方的影像紀錄太難看到了吧:)

  • headradio
    @headradio 4 有用

    这大概是政治色彩最少的跟朝鲜有关的纪录片,历史造就的悲欢和分离。跟导演后来拍的长片家族的国度一样,情感很克制,细节处却透出悲凉。比如大哥听自己儿子弹琴时,嘴里说着我很开心,脸上表情却像要哭出来;一直没出镜的小儿子;妈妈把儿子们寄来的照片扔掉;女儿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反复说我能怎么办

  • 鲤鱼
    @鲤鱼 0 有用

    最真诚的家族纪录片 总能让人默默流泪。对一种政权的绝对信奉 是幸福也是不幸的事情。听闻最后导演被拒绝入境平壤,倒是和片名呼应,有时候和信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才能有更为客观的认知。在远方的三兄弟娶妻生子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是某一种幸,在病床上的父亲仍然表达着对平壤的爱意,也是一种幸,能活着,也是幸。

  • 黑狗成
    @黑狗成 4 有用

    这种就是靠天赋了,但初期玩私纪录的河濑阿姨还是不可逾越。

  • 寒江雪
    @寒江雪 1 有用

    偶然买到了这部电影,补充了一部分关于在日朝鲜人的历史知识,导演十多年的拍摄结构驾驭得很好,最终拿出了一部机具分量的作品,了解朝鲜战争造成的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 红鱼
    @红鱼 5 有用

    难得的朝鲜影像,作者身份较特殊。也许类比不够准确,但令我想到中国移民国外的高官尤其他们幼年出国的子女——他们在未来是否可能有类似的“寻根”行为呢。 看到黄小邪添加了导演的第二部纪录片,补记之。观于2006柏林电影节。

  • 苍海王子
    @苍海王子 2 有用

    HKAFF2021@百老匯電影中心 观感上更像是日式温情家庭电影。镜头下直接的干货不多,除了导演自己的感想以外(当然我并不完全认同导演的观点),需要观众自行从镜头里面体验。父亲贡献了本片的大部分亮点,比起对“祖国”的忠心实际上更重视家人的幸福,在日本只是普通平民但是在贫穷的“祖国”却是挂满勋章备受推崇的的英雄,年老生病子女却不能在身边尽孝,等等…此外精通钢琴的大侄子用的琴谱却是日本出版。观影过程中其实我也为了这些人捏了一把汗,担心他们会因本片而被入罪。/不得不说的是,由于手持镜头过多+大屏幕播放+古早的镜头的分辨率太低,本片的观影体验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 普通豆瓣用户
    @普通豆瓣用户 1 有用

    周浩推荐,一直拖着没看。各种程度上来说的确都是最好的纪录片。价值不在于北朝鲜影像,而在于乡愁,生死,信仰,柔情这些普遍的人类感情。

  • 一只麦麦
    @一只麦麦 12 有用

    对于生在日本说着日语的妹妹来说,她无法理解父亲终生效忠金正日以及拒绝更改国籍的立场,因此用摄影机记录下至亲却不曾深入了解的家人,像揭开一段被遗忘许久的骨肉分离史。在她眼中,“祖国”是那样陌生。

  • 咕咕
    @咕咕 1 有用

    出生在济州岛的“在日朝鲜人”,因为政治信仰共产主义,把三个儿子送回了“祖国”——朝鲜;“伟大”的政治家背后是一个伟大的妻子;在纪录片里看到十多年前的朝鲜,与回忆里两年前亲历的国度再度重合,才发现,原来时间真的会静止;以及,那里也是人生活的世界,有恋爱、结婚或离婚,有欢声笑语,有悲伤难过,有与“我们“相同的一切。通过平实的镜头记叙大时代下小家庭长达三十年的骨肉分离史,民族身份和意识形态的双重隐痛,使之成为了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关于平壤的纪录片。 对于漂泊在“异乡”的他们来说,“祖国”是什么?这也许是他们终其一生所追寻的答案。

  • 哈哈怪
    @哈哈怪 2 有用

    淚目 父親對朝鮮有著絕對的信仰 有身份功勛滿滿的偉大任務 他平時私下也是一個可愛 開明的男子 真實的記錄 讓人了解了許多的不一樣的朝鮮故事

  • 陈奥特·
    @陈奥特· 3 有用

    父亲病倒前,父女之间的对话,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父辈意识形态执着的实质性的稀释,只不过对话中,没有预想的针锋相对,而是温情脉脉,老梁面带着灿烂的笑容,直言出对于更改国籍的无可奈何,话语间,老梁并没有因为政治立场,而拒绝承认韩国国籍有更大的实际用处,同时还在给自己找台阶下,韩国人其实也是朝鲜人。三兄弟不是缺席,就是失语,反倒像一个无形的隐喻。老梁最可爱的是,从头到尾,都坚持择婿红线,不能是日本人。

  • 螺丝马吉
    @螺丝马吉 16 有用

    在日朝侨这件事情我觉得是个难解之谜。你如何能够在物质丰富的公平社会里,一边购置打包各种基本日用品寄往朝鲜,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连这些都没有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乐土?

  • 萬和生
    @萬和生 11 有用

    为主义奋斗一生,得到了什么?扭曲人性的,都不值得为之奉献。

  • 見聞
    @見聞 1 有用

    难得的朝鲜在日军官家庭故事。有续集和剧情片。

  • 喬
    @喬 1 有用

    《家族的国度》前必看。

  • 熊仔俠
    @熊仔俠 5 有用

    導演心裡有兩個父親,一個是生父,一個是金父。更因為自己身在日本,籍在朝鮮,也就難免有很多矛盾和不解的地方。

  • 驕傲的鴨子
    @驕傲的鴨子 3 有用

    Zainichi后代的家庭私影像纪录,父亲与“父亲”,延伸至家庭内部的政治,四个孩子里父亲最爱的还是女儿吧,儿子们和他们的家庭某种程度上成为父亲效忠平壤的工具,导演的主观纪录视角下家庭仿佛是一家三口,而三个哥哥被流放 遗忘,只是供他们偶尔探访,这也是导演对父亲最大的无法释怀的怨恨,最后父亲病重时颇具侵略性的拍摄视角,那好像是一种爱恨交织的报复,但抛开一切政治身份和被意识形态裹挟的狂热言语与行动,一个平凡 自相矛盾的普通父亲也很动人 鲜活,结尾泪目…但也想到,如果说片中父亲作为北韩政治人物,被遣返的三个儿子尚可以在那里过上上层阶级的生活,可以和海外的亲人偶尔团聚,那么那些最底层的Zainichi呢…我们在片中看到的种种无奈心酸 其实已经是一种特权下的恩赐了。

  • 牛角酥
    @牛角酥 24 有用

    每次看这种家庭题材纪录片都会看哭。导演故意淡化了影片的政治倾向,力求拍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面的母亲是最可爱的人,正因为她的乐观和勤劳,才使得这个四分五裂的家庭仍保有那么多的欢乐。父亲明显是个政治家,可是最后他也在为现实妥协,不再干涉女儿更改国籍的要求。人归根到底还是情感动物。

  • 左胸上的吸盘
    @左胸上的吸盘 9 有用

    勉强及格。这个题材有点可遇不可求的意思。导演的父亲出身于左翼势力强大的韩国济州岛,是在日朝鲜总联的风云人物,曾把三个十几岁的儿子送去平壤,导演随父亲多次去平壤探亲,留下了不少时间跨度很大的私人影像资料,但三位哥哥每次露面都是三缄其口,这跟三儿子的缺失一样,似乎用无言的方式回答了导演对他们在平壤生活感受的疑问。水泥包裹的平壤依旧有强大的存在感,呈现出集权化+80年代中国的一种可能抵达的方向,居民区空地上打架的儿童,手指翻飞的钢琴少年,高耸的政治建筑,一种类似后工业的后政治奇观。元山港到平壤的大巴上,导游称平壤是世界唯一的社会主义首都……片尾是中风的父亲谅解了导演换国籍的打算,其实导演对家庭成员的共情抒发以及实用主义生活理念,本质上就是对政治化的父亲一生进行解构了

  • 管道工
    @管道工 9 有用

    许多疼,嘴上不说,但是疼在心里。许多错,嘴上不承认,但是内心后悔。

返回顶部